你不敢做的美国梦

2014年 12月 13日
上海人在纽约

我跟娜娜(化名)约在了纽约中央公园南边的一个法式咖啡馆里,她风尘仆仆地赶来,艳红色的大衣和黑色波点的围巾把这个肤色白皙的亚裔女孩衬托地格外有魅力。

“都是上海人,就讲上海话啦!”她还没坐下就很“自来熟”,不改一如既往的明朗性格。

我跟她若干年前在工作中相识,一晃几年,彼此未曾再有联络。一个偶然的机会,忽然发现大家都在美国东海岸混迹,于是终于得以重逢一叙。

娜娜30刚出头,但面容依旧看似年轻得很。她之前在上海的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工作,是典型的上海office白领,有品位,会打扮,收入好,独立自我,享受生活。

2011年,她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外企生活,毅然辞去了别人眼中羡慕的工作,开始了独自一人的环球旅行。用她的话来说,人都应该有个“迟到的间隔年”。

而这个“间隔年”,她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那段自由疯狂的日子里,她以背包客的身份一直停停歇歇地在旅途上。到如今,虽然还是有一些遗漏的国家没有去到,但她的足迹已经遍布了全部五个大洲。

“我们这代人,一路走来都按照既定的程序,读书、考大学、找工作,但其实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以及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嚼起牛油果三明治,侃侃而谈,“我开窍太晚了,我只是补过了我应该在青春时代就该过的生活,这是一个迟到的人生阶段。”

就像她说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年轻最好的年华里依然懵懂,关于未来、关于职业、关于人生都不曾有过多深刻的思考,也并不曾有机会去行万里路看看世界。用她的观点而言,她开窍太晚了,而有很多人至今还没有开窍。

走过了世界的很多地方,娜娜在心里给自己列了一张世界城市表的排名。她的排名有自己的标准,比如一座城市的国际开放度、生活气息、职业机会、时尚品味、关于人的软性素质等。最终,纽约这座城市排在了第一位。

巴黎太傲慢,伦敦天气糟,香港太狭窄,新加坡很局限,澳洲只适合度假,加拿大整个很无聊,南美洲只能去探险,非洲无法纳入考虑范围,欧洲其他地方文化和语言有碍入乡不随俗,就连家乡上海,人也不够有意思。于是只剩下美国,而即使是美国本土,波士顿太冷,西雅图太偏,旧金山湾区那片只适合科技工作者⋯⋯唯有纽约,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集万千于一身,有新奇有趣的事,有各种经历的人,有足够的开放和包容度,也有最多和最平等的机会。

“所以,我就来这儿定居啦!”她开心地总结道。

“其实美国人跟中国人有很多相似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这也是我觉得呆在这里很舒服的原因。”

娜娜目前持着美国的一年期旅行签证,按规定每次入境只能最长呆6个月。她做了这个定居纽约的决定,便直接来曼哈顿东部租下了房子,开始投简历找工作,希望在纽约能找到一家可以帮她办理工作签证的雇主。

在外人看来,这简直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没有固定的收入,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在六个月里找到支持签证的工作,多少人愿意担着这样的高风险来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异国他乡?

可是娜娜义无反顾地来了,为了她刚刚明确的“美国梦”。这是她花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弄清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壮举。

她说,目前正在面试一家公司,过程进行到一半,她自己感觉挺有希望。如果被录取,公司将帮她办理人才引进签证,一旦得到获取该类型签证,那将助她以更快的速度获取美国绿卡,也是一劳永逸的最理想状态。

被问及万一在签证有限期内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她说也已经想好了出路,就去报读一个语言班,或者申请读一个硕士,将签证直接转成学生签,这样就不用来回跑动出入境续签证,也会更方便她日后留在美国求职和生活。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打算,而尽管如此,跟她同龄的大多数人依然不会愿意这么做,哪怕他们也热爱纽约这座城市。

她招呼了服务员,为她的咖啡索要了half&half(一半豆奶一半牛奶的咖啡伴侣),以及为她的三明治要来了必须带橙皮的新鲜果酱。即使在暂时没有收入的状态下,她对生活的标准似乎一点不曾下降。这也许也是上海姑娘与身居来的精致。

跟娜娜在咖啡馆坐了两个多小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她在侃侃而谈,能够觉察她是一个精力充沛、怀揣理想、热爱生活的女子。

像她这样追寻“美国梦”的人有千千万万,但其中来自中国的不多。而或许,拥有“美国梦”的人,都应该有这种朝气、活力和自信。

就像她说的那样,弄清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迟到的人生阶段。环球旅行是一种途径,搬来纽约是一个她“弄清”后的结果。而她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去做这一切。

这样“迟到的人生阶段”,多少人迟到了也就过去了,再也不会去重拾。而这样的“美国梦”,恐怕也是一般人不敢去做,更别提去付诸行动的吧。

特约撰文/ @盈动人间

媒体采访

Forbes
Bloomber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NBC
iMoney
Shanghai Times
Squarefoot
Shanghai Office
Capital Weekly
The New York Times
TheStreet.com
Financial Times